首先摘要播出人民日報評論員文章:不失時機推動工業綠色發展。
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過去5年我國工業綠色發展成績單,一項項數據十分亮眼。2016年至2019年,規模以上企業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累計下降超過15%,相當于節能4.8億噸標準煤,節約能源成本約4000億元,同期,單位工業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量累計下降18%……經過不懈努力,我國制造業不僅為生態環境改善和能源資源節約作出積極貢獻,更蹚出了一條破解資源環境瓶頸約束的綠色發展之路,實現了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的雙贏。
在全球范圍內,發展綠色經濟已是大勢所趨。工業是實體經濟的主要載體,實現綠色發展意義重大。從供給側看,經濟發展中不平衡不充分的結構性矛盾,癥結在工業、難點在工業、突破點也在工業。當前,以鋼鐵、水泥等為主的傳統高耗能行業在工業中的占比仍然較高,但其對經濟的拉動效應正逐漸減弱,只有將先進的綠色工藝技術、管理理念注入傳統產業,建立低耗高產的制造體系,才能使之煥發新的活力。從需求側看,滿足人們不斷增長的對綠色安全等高品質產品的消費需求,同樣離不開工業體系綠色發展水平的提升。大力推動工業綠色發展,才能補上供給能力不足的短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