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周,餓了么宣布將會發布新功能,在用戶結算付款的時候增加一個“我愿意多等5或10分鐘”的按鈕。消息一發布就引發了熱議,這個5分鐘您愿不愿意等呢?
“五星好評”“送餐時間””算法壓榨”……外賣騎手們好像永遠在跟外賣平臺的數據算法賽跑。近日,某雜志刊登的一則文章,反映了外賣平臺算法系統和騎手實際工作的大量沖突,直接導致外賣員遭遇交通事故的數量急劇上升,外賣員也似乎成了高危職業。
正值中午,記者來到交通路口,看到街上的外賣小哥已經開始工作起來了,隨便一路口就可以看到黃色的身影。大多數的外賣小哥都能夠做到,過斑馬線的時候下車推行,交通秩序保持的還是比較好的。
外賣的快速生長催生了一系列的問題,包括每家外賣平臺的規劃路線、預估配送時間的一套AI智能算法,而平臺的算法往往忽略了如惡劣天氣、意外事件、迷路等特殊因素,超時就要處罰。對于很多騎手來講,時間是他們的生命,而爭分奪秒是他們的使命。
外賣員:比較緊張的,因為我們人手比較少,然后取餐的范圍太大了,包括整個小市。路線很繞、人手不夠,所以經常會導致取餐送餐時間不夠,經常超時。市民:不充裕,我也送過外賣,特別緊張。
而針對以上問題,餓了么宣布將針對騎手超時罰款一事推出兩項措施。第一是“多等5分鐘功能”,結算付款時提供給用戶一個自主選擇延緩送餐時間的選項,如果用戶勾選,騎手將獲得更多的配送時間。作為回饋,餓了么也會反送給用戶紅包或吃貨豆。而另外一項措施就是為信譽好的外賣員提供鼓勵機制,即使個別訂單超時也不用負責任。
市民:挺人性化的,因為之前一直都有騎手,因為各種訂單問題要被差評。
此功能預告一經發布,有網友表示這是人性化的改進,互相尊重愿意等待。而也有不少網友則是表示懷疑,很多人認為這種方式治標不治本,多出的5分鐘只會讓騎手再多送一單。網友們表示,餓了么不去解決平臺算法不完善的問題,卻打著保護騎手安全的好名聲道德綁架消費者,實則是在轉嫁矛盾。
市民:可能更有利的是對平臺和騎手,顧客的話感覺不是很實用。騎手:多給騎手們一點福利。多等五分鐘、十分鐘,很多人都覺得不太愿意等。因為有的人確實比較趕時間,人家也要吃完飯上班。
在沒有“多等5分鐘”新規的前提下,很多消費者就已經做出了讓步:并沒有因為騎手超時就投訴給差評。因此解決問題的按鈕,絕不在消費者身上,而在平臺自身。因此,離開“苦情”,通過公平的博弈、科學的管理、人性化的考核,在平臺、商家、騎手、消費者四者之間找到平衡點,才能促進外賣行業健康、和諧地發展。(清遠廣播電視臺見習記者 燕子俊 周鶴揚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