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季風光無限好,美麗鄉村待客來。從去年8月起,清城區東城街道新橋村委會大水坑村就著手開始打造清遠特色村,結合農家特色美食、鄉村美景、民宿等,大力推進鄉村旅游,幫助村民在家門口就業。
大水坑村鄰近金雞巖風景區、黃騰峽、牛魚嘴、天子山等風景區,依靠離各旅游景區近,輻射點式的地理優勢,通過村莊質變式的裝修美化和提升,搖身一變成為以清遠鄉下特色美食為主的清遠美食村。今年36歲的黃麗云,是附近新星村的村民,前些年一直在外打工,收入低微。去年11月份她來到大水坑村美食街開小吃店,制作自己的拿手小吃黃糍和擂茶。每逢節假日,前來品嘗清遠特色美食的游客絡繹不絕。
村民 黃麗云:對我的收入有很大幫助,比以前打工有了明顯提高,暑假期間例如8月份的收入還不錯,業績過萬了。
如今,大水坑美食街大概有30多家小吃店,主要經營清遠的特色美食。特色美食匯聚的美食街成了游客必去的“打卡”地,紅姨就是慕名而來的吃貨之一。
游客 紅姨:去年美食節時來過,上周也來了,覺得這里的環境不錯,今天又介紹朋友一起來走走,四周的環境不錯遠離都市喧囂,來這里很安靜環境很舒服,主要是有特色美食,美食吸引了我。
隨著前來游玩的顧客不斷增多,村民們也慢慢地發現了村子的另一個商機所在——改造自住房成為民宿。于是越來越多的村民返鄉經營民宿。村民譚女士曾是一位幼師,年收入接近5萬元。2019年她回鄉創業,家里改造成一棟民宿,設有10間房供游客入住。
民宿老板 譚女士:現在政府對村里進行大力改造,現在村里已經形成了民宿村,對村里未來的民宿業發展充滿了希望,
今年7月8月月收入達到五六萬。
新橋村黨總支部書記 村委會主任吳燦開:通過去年一年的統計,營業額最低的有13萬,最高有25萬左右,
為我們群眾帶來了很大的收入。
一幢幢村宅經過修葺、翻新,變身成一間間民宿,結合村莊里的美景、美食,吸引著五湖四海的游客。大水坑村以“民宿+美食”作為主打,探索了一條獨具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。
大水坑村以鄉村文化為主題 ,記者在現場看到很多村民樓的周圍繪有七彩斑斕的墻畫,畫的內容都是以前孩童在鄉下玩樂和生活的場景,畫得栩栩如生,讓人想起屬于那個時代人們的回憶。
新橋村黨總支部書記 村委會主任吳燦開:大水坑村以企業經營的美食街以及群眾自主經營的民宿為主 ,除了民宿美食,
還有親子游的項目,例如有兒童漂流 劃橡皮艇 喂養寵物等項目。
接下來,大水坑村將進一步升級改造,通過發展全域旅游、鄉村振興,帶動村民增收。
新橋村黨總支部書記 村委會主任吳燦開:下一步我們將沿線的環境整體優化美化綠化,提升以后,通過大水坑村民宿美食的產業,延伸觀光采集農業,休閑釣魚,騎行綠道等配套,將周邊的產業連成一片,報團發展。(清遠廣播電視臺記者 陳雪君 李楠)